2016年是我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文化金融得到长足发展的一年。社会对文化金融的关注度大大提高,文化金融在内容产业、文化产业等层面都有新的亮点,但也因为政策和金融环境因素,文化金融发展在局部领域迎来了调整期。艺术品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,我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一个日趋活跃的时期,艺术品金融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。是热情参与,亦或冷静观望,艺术品金融距下一个风口还有多远?且看业界人士如何评说。
“艺术品金融发展需要加强资产评估等基础工作。”
艺术金融及艺术品资产评估是我国艺术领域、金融领域和资产评估领域的新兴事务,有很多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,我讲几点观点:
第一,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文化大繁荣、艺术大发展。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时间,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,2005—2014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.93%,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1.3%,远高于GDP的增长。2016年,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30785亿元,比上年增长13%,占GDP的比重为4.14%,其中,北京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14.3%,上海达到6.5%。根据法国艺术品行情公司Artprice和中国机构雅昌(AMMA)联合发布的《2016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》,2016年全球艺术品拍卖成交额大幅下降,而中国市场风景独好,中国市场的艺术品拍卖成交额达48亿美元,占全球拍卖额的38%,重新成为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,此前除2015年排在美国之后居全球第二外,曾连续5年蝉联全球最大艺术品市场。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,既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体现,也是软实力的体现。
第二,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带来了艺术品金融的发展。近10年来,金融机构看到了艺术品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,与相关机构合作,大胆创新,推出了一系列艺术品金融产品,如艺术品质押贷款、艺术品按揭、艺术品基金、艺术品信托、艺术品资产证券化等。根据中国文化产业智库中心出品、西沐教授主编的《中国艺术金融产业发展年度报告(2016)》提供的数据,我国艺术品金融的规模呈几何级数增长,2014年为220亿元,2015年为580亿元,2016年达到900多亿元。可见,艺术品市场对金融的需求巨大,艺术品金融的发展潜力巨大。
第三,艺术品金融的发展需要加强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建设。金融涉及面广、外部性强、社会影响大,风险管理要求高,金融业的发展对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有严格的要求。从我国艺术品金融发展现状看,还存在艺术品金融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,主要体现在:一是艺术品鉴定机制不健全,二是艺术品的价值评估体系不完善,三是艺术品的托管体系不完善,四是艺术品的变现退出机制不健全,五是艺术品金融统计体系不健全。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,可能会增加金融风险,增加交易成本,降低交易效率,影响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积极性。当然这些问题的解决并非一蹴而就,在上述问题没有很好解决之前,可以通过一些创新举措,设计比较好的金融结构,来防范金融风险,消除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疑虑。但是,从根本上解决艺术品金融发展的瓶颈,必须加强艺术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。
第四,做好艺术品资产评估工作对完善艺术品金融基础设施、推进艺术品金融发展十分重要。资产评估作为一个专业服务,已有200多年的发展历史,在中国也有30年的发展历史,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、方法准则体系、法律制度体系、行业监管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。资产评估与金融也有良好的合作,如银行的抵质押贷款、金融机构的公司制改制、引进战略投资者、不良金融资产的处置,以及资本市场的IPO、并购重组等都需要资产评估。在资产评估业务中,也有不少涉及文化艺术品的评估业务。但是,由于我国艺术品市场发育比较晚,由于艺术品本身所特有的高度个性化、异质性、稀缺性、重复交易少等特性,由于艺术品确权鉴定机制不健全、交易数据积累比较少,在艺术品资产评估方面,还存在评估理论研究不深入、评估方法标准不完善、艺术品评估实践经验积累不足、艺术品评估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,这些问题是艺术品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一项短板,成为制约艺术品金融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这些年来,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十分关注艺术金融的发展,十分关注文化艺术品的资产评估,成立了专门的无形资产评估委员会,出台了《无形资产评估准则》,与政府文化国有资产监管部门、文化行业管理以及相关文化艺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。下一步,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将进一步加强与艺术行业、金融机构及其他相关机构的合作,加强与国外同业的交流,加强艺术品资产评估理论研究、方法标准研究和人才队伍的培养,推动中国艺术金融的发展和艺术市场的繁荣。